作者/藥師 黃美勳 整輯/黃慧玫 提供自/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
通常健康正常人的大便是黃褐色軟質條狀,一天排便1~2次。如果原來的大便習慣發生變化,腸蠕動次數增加或過快,排便次數增多,糞便鬆軟稀薄或帶有粘液、膿血或未消化的食物,或是呈現水狀時,即可認定為腹瀉(diarrhea)。
腹瀉可分為「急性腹瀉」及「慢性腹瀉」兩類。急性腹瀉發病急劇,病程多不超過3星期,包括細菌或病毒感染、食物中毒、寄生蟲感染、藥物及飲食不當等引起之腹瀉。慢性腹瀉的病因複雜,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~4週內的復發性腹瀉,可能是小腸吸收不良、腸蠕動紊亂、腸道感染、腫瘤、慢性發炎之疾病、精神疾病、荷爾蒙失調或是某些藥物所引起。
腹瀉發生時,若症狀輕微可給予水份及電解質等支持性療法,避免刺激性食物,通常會自行痊癒,不一定要用藥。若是無法耐受腹瀉症狀,可依症狀輕重給予單一藥品或多藥併用治療。抗生素使用於治療細菌感...... 原文詳見:腸胃型感冒?吃壞肚子?藥師提點 腹瀉用藥原則
本文轉載自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