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3月1日 星期日

強烈情緒衝擊下的自傷行為 談「痛苦耐受」

強烈情緒衝擊下的自傷行為 談「痛苦耐受」

作者/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 鐘國軒 責任編輯/黃慧玫 圖片設計/Kato

三十多歲的少婦蘇小姐(化名),在我值班的那一天,在急診和她見了第一次面。短髮消瘦的她,窩在病床上更顯得瘦弱無助。急診醫師在她手腕上密密麻麻的傷口上,謹慎的縫完了當晚最深的那一道。

她的妹妹在一旁陪伴,我稍微簡單的自我介紹後,看著她手腕上深淺不一的傷口,「手還痛嗎?」我問。

「沒什麼。」她搖搖頭,似乎不想多說什麼。

對於有自我傷害而至急診的病人,急診醫師會照會精神科醫師進行評估,以確保其 生命安全或處理潛藏可能的精神心理議題。有的人可以接受精神醫療的協助,有的人卻是對此有所成見,單聽到找精神科醫師就特別反感。

「很多人跟妳有類似的狀況,被家人帶來急診。她們通常都有一堆苦,但不知道怎麼說。妳呢?」我試著猜測她的心思。

「嗯?」她眼神微微的瞥過來。

「沒人願意常來急診;如果妳願意,我們可以聊聊,看看以後怎麼可以避免發生類似的事。」

蘇小姐於是慢慢和我提到,先生在外花天酒地,孩子也不顧;也提到自己長期的自卑,無法承受與人忽遠忽近的人際距離;有時一種情緒突然從胸口掉下去的感覺,完全無法面對那種壓倒性情緒的襲擊,而當自己感到被人拋棄時,特別難以承受。

其實,蘇小姐有著長期情緒不穩定的人格特質,臨床治療上也特別的棘手。此類病人,時常在與醫療人員間的互動中,重現自己生活中的人際困境,使得醫療人員也可能對其產生反感;因著感受到治療關係的緊張,進而在他們的就醫經驗中,時常充滿著無力與矛盾。

長遠來看,這類病人有著不甚完整 的自我發展,自我概念與人際邊界常常模糊不清,而伴隨而至的強烈情緒衝擊,往往讓病人選擇以自我傷害的模式因應,有的人藉此確認自己的存在,有的人透過此法轉移情緒上的痛苦,然而不管什麼原因,都可能讓自己落入自責無助與自我混淆的惡性循環中。而增加「痛苦耐受」的能力,是眾多處理方式的一種。

在後續門診的追蹤裡,我們除了嘗試建立合宜的治療關係,也把部分治療重心放在提升「痛苦耐受」的能力。漸漸地,蘇小姐比較能夠覺察情緒的出現,也比較能在情緒強烈到迫使自己傷害自己之前,轉移注意力到其他事物或身體感覺上,因此也獲得了一些自主控制的感受。

治療有很多層次,深層的議題需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下去探索,否則可能只是在傷口與縫線間徘徊,終究無法處理更核心的面向。我不確定在治療上要陪伴蘇小姐多久,但安排適當治療的優先順序與標的,就有可能讓她在自我探索的路上向前邁進。

★本文經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 鐘國軒 授權刊登

★ 本文章內容係為作者專業論述或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也歡迎隨時分享您的意見! 

...... 原文詳見:強烈情緒衝擊下的自傷行為 談「痛苦耐受」

本文轉載自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